Gartner預計2020年云安全服務的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90億美元
時間:2017-07-04 16:41:45 來源:
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認為,全球云安全服務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在2017年達到59億美元,相比2016年增長21%。云安全服務市場的整體增速高于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總體市場。Gartner預計,云安全服務市場將在2020年接近90億美元(參見表一)。ADSS光纜
“未來整體數據中心并不僅僅限于物理地點而是自有數據中心與公有云相結合的數據中心即服務的概念。這對現有信息安全包括云安全的能力提出較高要求。中國CIO應該看到該趨勢,前期布局培養(yǎng)數字化環(huán)境下安全管理的能力,以便基礎架構能力升級時控制風險,確保未來IT交付更安全、更高效的業(yè)務價值?!?br /> Gartner研究總監(jiān)Ruggero Contu表示:“電子郵件安全、web安全以及身份與訪問管理(IAM)仍是各企業(yè)機構的前三大云業(yè)務重點?!卑ò踩畔⑴c事件管理(SIEM)與身份與訪問管理、新興服務在內的可以應對這些重點領域的各主流服務,展現了最明顯的增長潛力。同時,新興產品與服務也是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其中包括:威脅情報支持(threat intelligence enablement)、云惡意軟件沙盒(cloud-based malware sandboxes)、云數據加密(cloud-based data encryption)、端點保護管理(endpoint protection management)、威脅情報(threat intelligence)和web應用防火墻(WAF)等。ADSS光纜廠家
安全信息與事件管理、身份與訪問管理以及新興技術是云安全服務領域內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
針對全球云安全服務的快速增長可能給中國市場帶來的影響,Gartner研究總監(jiān)季新蘇認為:“中國大型企業(yè)對于公有云的使用仍然處在初期探索與試驗階段,目前使用公有云的業(yè)務還僅限于外圍非核心業(yè)務,核心業(yè)務遷到公有云上的并不多見。其次,中國大型傳統(tǒng)企業(yè)主要使用自有數據中心,通過物理隔離達到信息安全的要求,對匹配業(yè)務發(fā)展數據安全管理能力建設程度不高,偏重安全設備資產內投入與安全制度文檔建設。ADSS光纜
表一、全球云安全服務細分市場預測(單位:百萬美元)

IDaaS =身份與訪問管理即服務 注:由于四舍五入,有些數字可能未加入上表的總計數字中。
日益增長的安全威脅、運營與成本收益以及人員配備壓力推動市場增長
Contu先生認為:“隨著部署進一步擴展至監(jiān)控領域,如:云端沙盒和web應用防火墻,這種云端交付模式仍將是大受歡迎的安全實踐選項?!备鶕礼artner在2016年初實施的全球調查結果,到2017年底之前,公有云將成為60%以上安全應用的首要交付模式。ADSS光纜廠家
Contu先生認為:“隨著部署進一步擴展至監(jiān)控領域,如:云端沙盒和web應用防火墻,這種云端交付模式仍將是大受歡迎的安全實踐選項?!备鶕礼artner在2016年初實施的全球調查結果,到2017年底之前,公有云將成為60%以上安全應用的首要交付模式。ADSS光纜廠家
Contu先生認為:“云媒介與中小企業(yè)的需求不謀而合。它具有部署與管理輕松、按需支付定價以及功能簡化等特性,而這種交付模式對于人力不足的企業(yè)極具吸引力?!?/div>
由于大企業(yè)認識到云安全交付模式能帶來諸多運營收益,它們也在推動增長。
Contu先生說道:“這種充分利用安全控制的能力可通過云端交付、更新與管理,因此會大大減少耗時而昂貴的實施及維護工作,進而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重大價值。”
不斷增長的云安全服務市場為提供商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
由于日益感受到安全威脅,各中小企業(yè)(SMB)正在積極促進云安全服務的增長。它們還注意到云部署提供了降低成本的機會,對于減少安全硬件設備的供電和冷卻能耗以及數據中心占地面積而言尤其重要。ADSS光纜
由于日益感受到安全威脅,各中小企業(yè)(SMB)正在積極促進云安全服務的增長。它們還注意到云部署提供了降低成本的機會,對于減少安全硬件設備的供電和冷卻能耗以及數據中心占地面積而言尤其重要。ADSS光纜
Contu先生表示:“一方面,中小企業(yè)新近提出的綠地模式(greenfield)需求正在推動增長;而另一方面,新的競爭動態(tài)以及其它定價方式正威脅著傳統(tǒng)業(yè)務模式。各提供商必須適應這種從企業(yè)內部到云端交付的商業(yè)模式轉變??傊瑥膿碛信c銷售產品到出售與支持持續(xù)的服務交付這一轉變過程已成為提供商須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div>
推薦產品
版權所有 長光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00-2022 ICP備案/許可證號:備案號:滬ICP備2022018039號-1